环保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8-10-31
当下中国经济领域持续深化改革,正在着手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功能。环保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同样的诉求...

当下中国经济领域持续深化改革,正在着手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功能。环保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同样的诉求。对于政策导向性极其鲜明的环保产业而言,政府做到不缺位、不越位,比刻意扶持更为给力。

 

政策、监管创造产业需求

 

一个有关污染治理、环境保护规划政策的出台,往往就会让相关细分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大涨甚至涨停。近年来,在水、大气领域,这样的“戏码”已屡见不鲜。而新近的大气治理行动计划不仅让脱硫、脱硝、除尘行业成为大热,相关的监测、仪器等行业也是生机勃勃。

 

水、土壤修复领域,眼下正在蠢蠢欲动,因为相关的治理计划已明确将在今年出台。而不断加严的环境质量、污染排放标准也在激发各个细分市场。

 

近年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断完善加严造纸、钢铁、火电、水泥、纺织、工业锅炉、电池、化工等“污染大户”的排放标准,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执行更为严格的综合排放和行业排放标准,不断持续的升级改造带来多重商机,直接惠及各专业污染治理企业。

 

公众诉求推动政府在环保领域的政策加码,将会带来相关市场空间的释放。但要推动从严的环保要求转化为切实的市场需求,中间还少不了重要的一环:严格的环境执法和处罚。

 

道理很简单:当污染付出的代价不够分量时,天生逐利的企业不会对治理上心,相关的治污需求也就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钢铁烧结脱硫设施建设费用动辄上亿元,一天的运行费用就达数万元,可是如果不正常运行甚至不运行,即使被“抓到”,罚款也不过一二十万元,这笔账很好算。紫金矿业污染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数亿元,但评估损失只有3000万,按30%比例处以行政罚款,区区900万元已经成为环保第一罚单。无怪乎投资者随后长出一口气,股价不降反升。

 

反之,到位的监管和足够的震慑,会推动工业企业将本身并不擅长的污染治理交给专业公司,打开专业化市场化的治理空间。而在污染负荷重、治理难度大的我国化工行业,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实践。

 

对于规模巨大的污染治理市场,政策层已经明确提出第三方运营的发展方向。但要让“蛋糕”成型,则需要到位环境监管产生的倒逼影响。正如此前一位环保企业老总所言,如果环保监管跟不上、处罚力度不够,企业没有动力治污,更没有动力让专业高效治污。

 

变身消费者引导环境服务发展

 

环境诉求、环保工作刺激市场需求,但其如何变为产业发展的空间,环保需求如何更有效率地实现?还需要一系列政策设计。其中,政府从“实干家”到消费者角色的变化,将给包括环保产业在内的治理模式带来根本性变化。

 

政府退一步,市场进一步。在水务、固废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经历表明,政府对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逐步放手,带来了市场的巨大空间。

 

而在污染治理方面,将单个工程的投资运营交给企业的BOT模式远不是环保产业市场化的终点。当地方政府作为消费者,向企业购买相关环境服务,面向效果付费,将有望促成环保产业发生质变。

 

近年来,环境主管部门和环保产业界在发展环境服务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并已经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试点,在工业园区治污、环境监测、河道治理维护乃至区域综合环境治理,都有了购买专业服务的案例。

 

而政策层也已频频给出信号。去年末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在环境领域公共服务可以由政府采购市场服务来完成的改革思路。

 

业内人士表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为环境产业带来三大好处:一是政府可以把短期、大规模的一次性投入,转化为长期、稳定的服务采购,解决政府资金短期投入不足的问题,引导更大规模的社会资金进入;二是采购环境服务是面向效果付费,使环保投入与环境效果的联系更加紧密;三是有利于提高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和效率。

 

政府购买环境服务不代表在治污上做“甩手掌柜”,反而会带来对环境治理投入、效果掌控力的显著提升。以环境治理效果为核心的环境服务采购,将在减轻投融资压力的同时,提高政府对环保企业、产业的有效监管,并将为大量社会资本进入环境领域真正建立通道,实现在有限投资下的大量环境消费需求的释放。这还需要一系列政策、机制的科学设计和完善,需要下一步更多职能部门的参与。


下一篇: 没有了